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 

稿件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日期:2017-12-21 字体大小:【】【】【

????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: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。这一论述赋予了新时代就业工作新内涵、新使命,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明确了目标、指明了方向。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,是大势所趋、时代所需,是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,也是有效解决就业领域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”的有力抓手。

????笔者认为,在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实践中,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:

????第一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。

????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是以人为本的工作,“互联网+”是平台,“就业服务”是根本,以人民为中心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要义。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具有信息快捷、服务高效、无缝连接的独特优势,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全天候、全方位、全要素的就业服务。在实际工作中,人社部门必须着眼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需求,借助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平台,通过暖心服务、诚信服务、精准服务、个性化服务,让每个劳动者个体融入社会、在就业岗位上作出贡献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就业工作中最直接的体现。

????第二,积极打造特色品牌。

????“乐业上海”“海纳百创”是上海打造的两个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品牌,为市民就业创业提供了重要平台;浙江省就业服务“最多跑一次”的做法,让信息多跑路、使群众少跑腿;北京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和“智造大街”等,影响力和实际反响也都比较好……这些做法启示我们,打造特色鲜明的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品牌,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。深入研究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传播规律,把握技术发展对就业观念和就业服务模式带来的机遇挑战,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,不断改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。

????第三,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完善。

????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,需适应劳动者多层次就业求职方式需求,采取线上、线下相融合的工作模式。

????一要将线上政策发布与线下答疑解惑相结合。对实施的就业政策,要及时在官方门户网站、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布,扩大民众的知晓率;同时,要充分利用12333电话咨询、人社新闻发布会和就业政策进社区等时机,搞好政策宣传、解答解读工作。

????二要将线上岗位推送与线下招聘相结合。线上依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,实现全天候岗位发布和自动匹配,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化、信息化的人力资源服务;线下依托街道、乡镇服务大厅进行用工指导,结合就业援助月、“春风行动”、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,提高供需匹配度和签约率。

????三要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。可利用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平台,开设远程学习教育、视频培训课程;利用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、定点培训机构,结合当地区域特点和劳动力现状,开展专项培训、订单式实操培训,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。

????第四,善于利用大数据资源优势。

????大数据是指海量、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。目前,人社部门掌握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相对单一,精准化、精细化还不够。特别是随着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,劳动者的流动性、就业方式的多样化,带来隐性就业、“零工经济”等一些新情况。这对人社部门科学分析研判就业形势提出新挑战。

????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,要善于借助大数据信息资源优势,为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精准服务、智力支持。

????一要建立完善会商机制。从政府层面组织协调有关部门,定期会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、就业状态,提高对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的科学性。

????二要加强内部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,力争做到纵向上下贯通,从部里到省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人社所各层级之间,要实现对失业登记、参保情况等信息数据的共享;横向左右连通,就是政府部门之间要连通,把公安、民政、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汇集到一起。

????三要借助第三方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。政府可与第三方机构进行战略合作,共享信息资源;也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,聘请第三方机构帮助数据分析。

????第五,注重搞好基础设施保障。

????推进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,搞好基础设施、平台建设、人才队伍是基本前提和基础工程。

????一要搞好顶层设计。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是一个整体工程、系统工程,必须要有整体设计规划。手机移动终端、网络服务平台应该如何加就业服务,公共就业服务指标体系应如何设置,需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,省市搞好对接,避免重复建设。

????二要优化就业服务流程。对经办事项要简化手续、优化流程,去掉不必要的环节,让群众少跑路。对入驻网络平台的招聘企业,要搞好审核、验证,确保信息真实安全可靠。对达成就业意向和签约成功的求职者,系统应自动生成电子档案,实现用工网上信息记录备案。

????三要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。做好“互联网+就业服务”,需要培养一支政治素养好、政策法规通、服务意识强、专业技术精的就业服务队伍。对就业服务工作人员,要加强互联网知识和网络新技术的学习培训,提高网络知识实践应用能力;对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,应加快培训步伐,也可吸纳部分网络公司的技术人员。同时,要强化他们在就业政策法规、经办业务、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学习培训,提高政策和业务经办水平。(北京市人社局 赵秀涛)

?

推荐】【打印】【关闭